金融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百亿私募创始人蒋锦志详解景林资产投资之路 [复制链接]

1#

来源:金融界基金

在私募圈,景林自年成立以来一直格外低调,创始人蒋锦志以其对公司的深入分析和价值投资理念闻名于业界。

今日(7月16日)下午4点,景林投资策略分享会上,这家百亿私募的创始人蒋锦志现身,与投资人一起回顾过往几年的投资实践。哪些事情做对了,哪些地方还有缺憾,并提示投资人注意真正的风险。

会后,小编就沟通会内容进行以下六点整理:

第一,回顾总结景林的投资策略

蒋锦志:景林的业绩主要来自长期坚持的价值投资理念和用做实业的方式对企业基本面进行的深入研究;景林在估值合理和低估值下,长期坚持高仓位,同时选择了最优秀的公司,长期持有。股价增长跟公司的业绩具有高度相关性,短期看可能并不完全一致,但长期看一定是高度相关。

具体来看,每次绩优蓝筹股表现好的时候,景林在这几个时间段(14年下半年、17年、19年上半年)业绩都很好。他们不仅享受了绩优蓝筹股的业绩成长,而且还享受了这些公司从估值折扣到估值合理的双重红利。

以白酒和互联网企业投资为例:

某白酒龙头企业上市以来市值上涨了倍,净利润上涨了倍(假设19年22%增速)。某互联网龙头企业:上市以来市值上涨了倍,净利润上涨了倍(假设19年22%增速)。景林通过长期持有这样的优质股票获得了非常优秀的产品业绩。

在仓位选择时候会反复考虑是持有股票好,还是持有现金和国债好,景林宁可承受股价的短期波动。很多人把风险简单定义为股票价格波动性,但真正的风险是本金的永久亏损。

第二,投资策略是怎么来的?

蒋锦志:这个策略有理论依据,我们过去一直持续跟投资者强调DCF定价是我们使用的最重要的公司定价方法。从DCF逻辑来看,优质龙头股的确定性就应该有估值溢价,我们很早就看明白这点,这个DCF模型就是我们对公司估值的核心依据。我们长期做国际市场,有国际市场的经验,在香港、美国都是绩优股估值更高,龙头公司估值比非龙头公司估值明显高很多。

 第三,过去几年有哪些缺憾呢?

蒋锦志:短期波动性是我们的缺憾。

我们坚定看好中国,尤其看好优秀公司的长期成长,估值合理和低估时候坚定持有,这也是我们业绩有波动的原因。但作为一个坚定的价值投资者,没有一个方法是十全十美的。

我们不是择时者,不可能在择时上也做得好,而且择时在全世界范围来看也非常难。我们不择时,但也不代表我们在大的时机方面不做选择,比如估值太贵了我们也会卖出,在市场恐慌、估值严重被低估时我们选择逆势买入,我们把握长周期和大拐点。

第四、面对很长一段时间A股追逐成长股或趋势投资风格时,景林是如何应对的?

蒋锦志:1.价值投资虽是众多投资方法的一种,但价值投资又是生命力最长、在很多市场被验证过的好方法。它的精髓是相信好企业会创造超额收益,赚企业增长的钱而不是市场博弈的钱。2.景林的投资决策都是基于公司未来长周期确定性增长而做出的买入决策。在-15年的A股市场,偏好题材股、偏好短期利好频繁快进快出的风格,景林没有参与,因此在这段时间内,景林业绩虽然稳定,但同业中表现并不特别突出。景林旗下基金换手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年换手率仅1倍,截止年7月15日,换手率0.38倍。

 第五、景林拥有庞大的投研团队,团队内部如何协调分工?

蒋锦志:我们不光是做国内产业研究,还要做全球产业研究,目前我们投研团队是按行业进行分类、基本做到了全行业覆盖。

从内部的协调分工来看,一般由研究员提出观点,行业小组内部讨论,基金经理讨论,最后在公司内进行集中讨论。

我们内部对研究员有深度报告制度要求,除了常规跟踪研究之外,至少每人每年3-5篇深度行业或个股研究报告。

我们整体投研体系非常成熟,人力比较多,这也有利于我们内部建立适当的优胜劣汰机制,也为人员周转留有空间。

景林未来会进一步加大国际化研究和国际化布局,研究产业转移对中国企业的影响,研究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并加强美国、东南亚等公司的比较研究。过去几年国内产品的业绩证明,我们越是加强国际化研究、国际化布局,我们的业绩就越是突出。

第六、详述景林的选股逻辑以及未来哪些投资机会值得把握?

蒋锦志:内需增长是确定性最高的投资机会,消费升级是十年以上的大趋势,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中产阶级人口第一大国,因此会产生收入潜力巨大的公司。

除了消费类公司外,我们也同样看好其他拥有大赛道的高确定性公司,我们广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