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基金大佬:卖飞茅台,却赢了张坤
-06-:00·市界
“千万不要在每个人都热情满满的时候随众进场,又在市场调整的时候恐慌离场。”
正如身上的“暖心大白”标签,谢治宇一贯排斥将自己过多地暴露在风险之中,而是追求均衡配置和性价比下的极致稳健。
今年以来,谢治宇的前十大重仓股中,大手笔配置了在市场看来具有防御性质的银行板块。在他看来,“今年大概率是一个平淡的年份,对收益要降低预期。”
正如足球赛场上的防守反击,只有防得住,才能有机会取胜。
由于谢治宇追求稳健性价比的风格,他曾卖飞了茅台,以至于错失了茅台近几年的主升浪。自今年3月低点,中证白酒指数已上涨超48%,但兴全合润前十大重仓股中并未出现白酒股。
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谢治宇掌管的兴全合润年化收益率,成功超越张坤重仓茅台的易方达中小盘。
这位80后基金经理到底是如何炼成了独门绝技?
01、年轻有为
在基金圈,有太多优秀的基金经理可以用“年轻有为”来形容。原中邮基金的任泽松29岁问鼎公募基金年度冠军;诺安基金的蔡嵩松34岁火遍大江南北。
但如果只能选出一个最合适这个词语的,或许非谢治宇莫属。
年出生的谢治宇,是复旦大学统计学学士和金融工程专业硕士。年,26岁的谢治宇毕业即加入了兴证全球基金。
一米八几的个头,身材魁梧、肤白,同事亲切地喊他“大白”。而“大白”也正如他的性格,谦逊随和。
刚到基金公司,谢治宇担任的是TMT和新能源方向研究员。因为踏实上进,年,年仅三十的谢治宇被晋升为专户投资经理,管理专户产品(向特定客户募集资金,追求保本和稳健收益,类似于银行理财产品)。而正是这段特殊的经历,让谢治宇形成了谨慎稳妥的投资理念,格外在意回撤风险、追求绝对收益。
年1月底,谢治宇从专户业务转战公募产品,与张惠萍共同管理兴全合润混合基金。那时已是张惠萍公募生涯的尾声,谢治宇接手之时就拿到了实权。
彼时,兴全合润的规模只有8.82亿元,净值为0.97元,业绩一直与业绩比较基准和沪深相持平。谢治宇接手后对持仓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加入了美的电器、贵州茅台、青岛啤酒等公司。
经过谢治宇的调整,兴全合润的净值开始快速提升,逐渐跑赢业绩比较基准和大盘指数。出色的业绩很快就引起了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