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Morningstar晨星
作者:晨星中国
全球投资者近年来对主题投资的热度不减,主题基金新发不断。为方便投资者更好地对这个广泛、多样的类别进行比较分析,晨星主要基于投资目标和范围,为主题基金专设了一个三级分类体系。首先将主题基金分为四个大类:科技、实体经济、社会和广泛主题,再根据基金更加具体的投资目标和范围进行两次细分。在本文中,我们将在此分类架构下对该类基金最近二十年在全球的发展进行回顾。
截至年12月,晨星的全球数据库中有只主题基金。这些基金的总资管规模从三年前的亿美元增至目前的亿美元,翻了近三倍。主题基金的资管规模在全球股票基金中的占比约为1%,该比例较十年前增长了10倍。近年来基金公司在主题基金方面的布局也是马不停蹄,年全球共有新发主题基金只,发行数量仅低于年只的历史发行记录。
全球最大的主题基金市场:欧洲
主题基金在全球各国的发展情况各异。欧洲注册成立的主题基金在全球主题基金的规模占比已从年的2%扩大至54%,而同期,美国主题基金的整体规模虽有近十倍的增长,但在全球中的占比却从年的28%下降至16%。从资金流向来看,在过去的五年中,各国主题基金都持续吸引资金净流入,在欧洲和非欧美地区吸金能力尤为强劲,这两个市场在同期分别实现了亿美元和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从全球的维度来看,主题基金的绝大部分资产都集中在主动管理基金中。这一现象在欧洲尤为明显,欧洲主动管理型主题基金包揽了该类基金超过90%的规模。但是美国市场的情况却有所不同,几乎80%的美国主题基金资产都集中在被动管理型基金中。美国和欧洲的这一差异也间接说明了主题ETF在美国市场的成功。
竞争格局:在主题基金领域尚未出现垄断局面
从全球资管公司旗下主题基金在各个地区的市占率可以看出,目前尚未出现一家基金公司旗下的主题基金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大多数基金公司只在个别地区体现出相对明显的竞争优势。以目前全球在主题基金领域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Pictet为例,这家公司旗下主题基金的绝大部分资产其实都来自欧洲市场,亚洲市场也贡献了小部分规模。但是除了欧洲和亚洲以外,Pictet并未在其他市场的主题基金领域获得较大的进展。全球主题基金规模排名第二是日本的Nikko资产管理公司,该公司主打为布局机器人产业链的主动管理型主题基金。年,该公司与专注于投资技术创新主题的ARKInvest合作,在欧洲和澳大利亚发行了数只布局于突破创新技术的主题基金,不过从规模分布来看,该公司在日本以外地区的主题基金仍在旗下该类产品中的占比偏小。
热门主题:科技基金受追捧机器人领域布局热
就市场热度而言,科技无疑是目前市场中最受欢迎的大类主题,占据了全球主题基金规模的一半。从细分主题来看,机器人和自动化主题基金吸金超过亿美元,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子主题。欧洲和非欧美市场是对机器人和自动化(RoboticsandAutomation)主题基金规模贡献最大的市场,这两个市场在该类基金全球规模中的占比分别为55%和45%,而北美机器人和自动化主题投资的热度较低,北美该类基金的规模在全球的占比仅为6%。
各子主题中,资源管理(ResourceManagement)类基金规模在全球排名第二,该类基金在年末的资管规模约为亿美元。规模排名第三的为投资科技连接(Connectivity)主题的基金,这个子类别中的基金主要
投资风格:成长风格鲜明
我们将全球主题基金用晨星风格箱进行了分析,全球约有68%的主题基金偏好成长。科技主题基金的成长风格更为鲜明,该类基金中有75%以上采用成长的投资策略。在年末,全球所有主题基金中仅有9%在投资风格上是偏价值的,而这些偏价值的主题基金中几乎有93%的资产都来自于布局实体经济类主题的基金。
主题基金生存实录:存活率偏低多数跑输全球主要股指
截至年12月31日,年之前发行的主题基金仅有69%幸存至今。如果将成立日期推前至年,主动基金的存活率仅有45%。目前尚在投资运作的主题基金中,业绩表现在过去5年和10年能跑赢MSCI世界指数仅有41%和26%。主题基金在业绩和存续期方面的表现证明,通过投资主题基金获得的长期收益可能有悖于大部分投资者希望通过选中好行业和好基金来战胜市场的初衷。
北美市场
美国在北美主题基金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在数量和规模上的占比分别为85%和98%。截至年12月31日,该地区的主题基金管理资产在过去三年内增长了两倍,达到亿美元。
北美的被动管理型主题基金自年中期开始出现迅速增长,截至年12月31日,80%北美主题基金的规模都集中在被动管理的基金中。在年1月至年6月期间,主动管理型的互联网和电商主题基金遭遇连续资金流出,但是Invesco在此期间新发的几只被动主题基金所吸引的资金流入使主题基金整体的规模保持稳定。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北美市场中被动管理型基金一跃成为主题基金中的主流管理方式,市占率从此前的不到1%快速增长至80%,被动主题型基金自此在北美也迎来了快速发展。Invesco早期发行的这些主题基金主要布局于清洁能源与水资源,除了一只以外,其余基金在年末时仍在运作。
总体而言,大多数主题基金诞生于牛市。从历史数据来看,北美主题基金发行的时机几乎都处于牛市,比如年、年中期、以及年之前的五年间。相应的,基金公司发行主题基金的数量在熊市中明显减少,这一现象表明投资者对该类产品的需求以及基金公司布局的意愿基本上都与市场情绪同步。不过北美主题基金在规模方面的表现分化明显,该类基金的大部分规模都集中在少数几只基金中。截至年底,规模超过10亿美元的基金数量仅有8只,而这8只基金的合计规模占北美主题基金总规模的一半以上。
科技主题基金是在北美最受欢迎的主题大类,市场中近60%规模都为科技主题的基金。那些投资于多个科技主题的基金最受资金追捧,例如贝莱德旗下的iSharesExponentialTechnologiesETF,该基金主要捕捉9种与科技相关的主题趋势。此外,科技连接主题也受到不少投资者的青睐,其中包括一些投资于网络信息安全相关产业的基金。
也有不少投资者偏向于投资实体经济类的主题基金,该类基金贡献了北美主题基金三分之一以上的规模。资源管理类基金是这实体经济大类中最受欢迎的子主题,其中包括了北美规模最大的主题基金FlexSharesMorningstarGlobalUpstreamNaturalResourcesETF以及几只投资于水资源的基金。
北美市场主题基金之间的分化不仅体现在个体基金上,更显现在基金公司之间。北美主题基金规模最大的10家基金公司的市占率达到85%以上,不过大多数基金和基金公司总体的主题基金管理规模都相对较小。截至年12月,北美主题基金规模的中位数为万美元,规模低于1亿元资产规模相对较小的基金数量较多。大量的“迷你”基金表明,一些策略或主题在目前时点或者一直以来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都不是特别大,投资者在挑选产品时也应警惕这些规模过小的产品,因为他们因规模过小而面临清盘窘境的可能性也较高。
就投资风格而言,大部分北美主题基金还是以成长风格为主。截至年底,成长风格的基金占北美主题基金数量的四分之三,仅有5%的主题基金采用价值投资策略。
费率方面,北美主题基金看似比非主题基金的收费更低,但实际上是因为主题基金中存在大量的被动管理型产品,从而拉低了主题基金整体的费率水平。如果将主题基金中的主动和被动型基金与非主题基金中同种管理方式的基金对比,我们会发现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主题基金的费率都要比全市场基金高,主题基金的费率通常也高于一些smartbeta基金的最便宜份额。主题基金较高的费率水平也是导致他们长期业绩表现较弱的原因之一。
截至年末,北美市场中于年前发行的主题基金有近三分之二已经清盘,而这些存活下来的基金中,仅有三分之一的十年期业绩表现优于MSCIWorldIndex。即使我们将时间维度缩短来看,北美主题基金的存活率也处在较低水平。在截至年12月的五年中,有近40%的主题基金清盘,而目前还存活的基金中,仅有一半左右的基金在五年期跑赢MSCIWorldIndex。投资者想要通过主题基金投资获取可观长期收益的几率较小,图表19显示了北美投资者选中可以长期存活且能够跑赢全球主要股指基金的概率。
欧洲
欧洲是目前全球主题基金最大市场。截至年12月底,欧洲共有个主题基金,占全球主题基金资管规模的54%。在过去三年中,欧洲主题基金的规模几乎增加了两倍,达到亿美元。每季度持续的资金流入为欧洲主题基金的增长提供了动力,欧洲主题基金在过去三年吸引的资金净流入达亿美元。欧洲主题基金规模大多来自于主动管理型基金,但被动管理型主题基金在近年也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
非欧美地区
非欧美地区的主题基金规模在近年来也呈攀升势态。日本是仅次于欧美的全球主题基金第三大市场,且在年初至年末的两年间发行了47只主题基金。有近95%的日本主题基金配置于科技主题。其中,机器人和自动化、科技连接和人工智能主题的基金尤受日本投资者青睐。日本市场在年以来发行的新主题基金中,90%都以科技为主要投资方向的基金。Nikko是日本最大的主题基金管理公司,旗下规模较大的主题基金也均为布局机器人和金融科技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