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彭扬
货币政策下一步取向如何?
数字人民币研发试验进展怎样?
未来LPR和贷款利率怎么走?
银行资本要求是否有必要降低?
8月25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对上述热点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并详述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政策落实有关情况。
谈货币政策:以“三个不变”应对不确定性
近期央行对货币调控频频作出表态,打消了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取向的疑虑。
孙国峰表示,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金融市场情绪难免受到一些影响,货币政策需要以更大的确定性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那就是“三个不变”: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不变;保持灵活适度的操作要求不变,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决心不变,我国没有采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以及量化宽松这样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因此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退出问题。
谈银行监管:下调资本监管要求是自欺欺人
肖远企强调金融机构要做好资本和拨备工作,提高风险抵御能力。要夯实银行资本基础,确保银行有足够的资本来抵御风险。同时要加大拨备,虽然今年降低了拨备覆盖率的要求,但金融机构还是要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法来计提拨备,把风险防范做在前面,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预防,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刘国强表示,总体看,银行业整体运行稳健,拨备和资本水平充足。截至今年第二季度,资本充足率为14.21%,较年初下降0.43个百分点,但仍远高于10.5%的监管要求,所以目前没有必要下调监管要求。“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保持资本充足很重要,未来即使资本充足率下降,也不能通过下调监管要求来满足,那样做是自欺欺人,而是要有实实在在、丰富的补充资本的手段。”
谈利率走势:促进市场利率围绕央行政策利率波动
近几期LPR连续保持不变,引起市场热议。谈及下一步LPR和贷款利率走势,孙国峰表示,未来LPR走势取决于宏观经济趋势、通货膨胀形势以及贷款市场供求等因素,具体要看报价行的市场化报价。同时也应看到,LPR和贷款利率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年7月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降幅明显超过同期一年期LPR的降幅,体现了LPR改革疏通利率传导机制的效果。随着LPR改革推动贷款利率下降的潜力进一步释放,预计后续企业贷款利率还会进一步下行。
刘国强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继续深化LPR改革,推动实现利率“两轨并一轨”。进一步优化LPR传导机制,督促金融机构更好地将LPR内嵌入贷款FTP(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中,增强贷款内外部定价与LPR的联动性。着力完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健全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为短期政策利率和以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为中期政策利率的央行政策利率体系,促进市场利率围绕作为中枢的央行政策利率波动。
谈数字人民币:正式推出没有时间表
近期,关于数字人民币的消息不断。对此,孙国峰表示,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创新、实用”原则,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以及未来的冬奥会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检验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场景适用性和风险可控性。目前数字人民币仍处于内部封闭试点测试的阶段,还没有正式推出。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验工作,数字人民币正式推出没有时间表。
谈化解风险:防止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
在化解存量风险方面,肖远企称,当前主要是针对已经形成的突出风险点,比如高风险机构、高风险业务和高风险地区所存在的风险,与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一起,一对一制定化解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督促落实都在有序开展,很多已经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肖远企介绍,坚决遏制增量风险主要是防止新增风险快速集聚,其中强化公司治理是关键一环,也是防风险的牛鼻子,特别要防止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控制。同时,也要督促机构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使机构对内部的风险管理做到全覆盖,覆盖到所有人、所有网点、所有业务、所有环节。
此外要加强问责,监管部门已经对很多银行保险机构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有的已经公布,问责力度非常大,形成了强大震慑。
谈合理让利:将继续为市场主体减负大约多亿元
国常会此前明确提出,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刘国强表示,8月-12月,金融部门将继续为市场主体减负大约多亿元,全年合计减约1.5万亿元,估算的办法是根据当前的利率水平以及通过疏通利率传导,推动贷款利率略有下降,并落实好各项已出台的政策情形估算的。
谈融资难:两方面着手破解首贷难
在服务制造业方面,肖远企介绍,截至7月末,今年制造业贷款新增1.6万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增量,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新增贷款占比近六成。另外,制造业贷款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第二季度末,今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亿元,制造业信用贷款新增亿元,均实现较快增长。
此外,李均锋介绍,今年以来,银行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中,首贷户占16%左右,比去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李均锋称,解决小微企业首贷难主要以两方面作为抓手。
一是解决缺信息的问题。银保监会正在打通金融信用信息和政府公共信息、企业信息,在各地推动组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平台。
二是解决缺担保、缺抵押的问题。当前银保监会正大力推动政府性担保机构发挥作用,提高政府性担保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担保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