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终身后悔曾经的资本大佬如今被强制拿出3
TUhjnbcbe - 2025/7/18 21:19:00

来源:中国基金报

原标题:终身后悔!曾经的资本大佬,如今被强制拿出35亿交罚单....

登上证监会“老赖”名单两个多月后,鲜言收到法院的强制执行裁定。这位曾在A股“兴风作浪”的资本运作老手,终究要为34.7亿元的“史上最大罚单”埋单。

从啤酒推销员到律师再到上市公司董事长,现年43岁的鲜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把控多家空壳公司进行着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赚取数以亿计的非法所得之后,甚至拿国家宪法开起玩笑……。最终,这位“劣迹斑斑”的证券市场搅局者被市场永拒门外。

34.7亿史上最大罚单缔造者

据中证网报道,今天,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行政庭赴上海第二看守所向鲜言送达《行政裁定书》,对证监会作出的“天价处罚”裁定准予强制执行。

对于同行,鲜某提出忠告:“要引以为戒,不要让自己活在终身追悔的道路上”,金融从业者应该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而不是针对现有制度漏洞,去通过各种不法交易套利,盲目追求短期套利收益。

年,中国证监会先后因操纵市场和信息披露违法对鲜某开出六张罚单,包括前述高达34.7亿元的罚单。处罚决定依法送达后,被处罚人鲜某未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亦未按时缴纳罚没款,故中国证监会向西城法院提起强制执行申请。西城法院受理后组成合议庭,对中国证监会作出的行政处罚的合法性予以审查,并作出准予执行裁定。

这意味着,待相应的申请执行和立案手续履行完毕后,6张罚单涉及的行政处罚将进入法院强制执行阶段。据了解,法院强制执行老赖的常用手段包含: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

而这份强制执行裁定书的背后,是一张高达近35亿的天价罚单。

年3月30日,证监会正式对鲜言操纵“多伦股份”一案作出处罚,对鲜言给予“没一罚五”的顶格处罚,即没收鲜言违法所得5.78亿元,并处以28.9亿元罚款,合计罚没34.7亿元,成为证监会执法史上最大的罚没款金额,同时鲜言也被终身市场禁入。

证监会在行政处罚书中表示,鲜言存在信息操纵、伞形信托操纵、大股东恶意操纵等违规行为。在伞形信托操纵中,由鲜言实际控制、使用的“刘某杰”“鲜某”“夏某梅”证券账户以及14个信托账户共计28个HOMS交易单元,交易资金来源于鲜言、鲜言控制的公司及14个信托计划,交易MAC地址高度重合。

在市场操纵过程中,鲜言通过资金、持股、信息等优势,通过自己控制的账户之间买卖操纵多伦股份股价。

事情要从年说起。

当年,鲜言以3.4亿元的价格通过名下的两家海外公司收购了多伦投资(香港)有限公司%的股权,从而持有上市公司多伦股份11.75%的股份,成为其实际控制人。根据多伦股份披露的公告,鲜言共拥有三家海外公司%的股权,注册地均为英属维尔京群岛。

这宗交易使鲜言正式进入到大众的视线范围。

多伦股份的股权较为分散,鲜言仅通过3.4亿元的成本,就控制了市值25亿元的A股主板上市公司。不过由于两个月之后才对外披露该事项,因此也受到上海证监局的立案稽查。

年4-5月鲜言开始减持,分两次通过交易所交易系统累计转让所持有的万股,套现约1.3亿元。此时,鲜言依然间接持有上市公司5.87%的股权,依然为实控人。

鲜言自年5月成为上市公司的实控人后,并没有为公司业务带来新鲜的血液,公司主营业务持续下降。但是利用消息炒作却成为其提升市值的重要手段。

年11月多伦股份宣布即将易主的消息:鲜言与殷群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拟作价4亿元将所持有的5.87%股权转让给自然人殷群。受此影响上市公司股价开始上扬。不过此后多伦股份就再无披露事情的进展。随着上交所的问询,多伦股份方才发布公告:殷群未能按照约定支付股权转让款,故股权转让协议未能按照约定生效,公司实控人不变。

随后公司转型互联网金融,炒作股价则是“洗壳”的点睛之笔。

年4月16日,多伦股份更名申请得到上海市工商局核准。这次更名让原本经营房地产、建材等相关业务的多伦股份“摇身一变”成了互联网金融公司“匹凸匹”。彼时,市场还蒙在鼓里,鲜言实际控制的伞形信托账户组却早就“埋伏”进去了。

由于P2P金融概念的大热,更名利好公告发布后,“多伦股份”股价连续6日涨停,市值增长超过70%。在股价低位“埋伏”的鲜言粗略计算账面获利接近1.4亿元。后续股灾期间,鲜言又通过杠杆低价增持了一定股份。至此,鲜言持有上市公司8.84%的股权,仍是实际控制人。

此后,鲜言通过虚假申报,以及未按规定报告、公告其持股信息等方式继续操纵多伦股份股价和交易量,从年1月17日至年6月12日期间,非法获利超过5.78亿元。在鲜言的操控下,“多伦股份”股价在这个阶段涨幅高达%,同期上证指数涨幅.29%。

鲜言操盘匹凸匹,是一个经典的倒壳案例。年12月28日,鲜言向匹凸匹提出辞职,同时辞职的还有原匹凸匹总经理、董事、独立董事、监事等多人。

而在过去几年中,根据匹凸匹公司(.SH)(包括原名多伦股份期间)此前的公告,其实际控制人鲜言已遭遇过证监会2次立案调查;3次公开谴责;2次罚款;2次行政监管;2次警告;多次收到上交所的问询函……

拿宪法开玩笑的“1项议案”始作俑者

除“匹凸匹”外,另一家与鲜言有关的、不得不提的公司便是ST慧球。

事实上,早在年,鲜言就曾因多伦股份信息披露违法被上海证监局行政处罚。但调查之后,鲜言并未收敛自己的行为,从多伦股份转身至ST慧球幕后实际控制人,并导演了“1项奇葩议案”等。

事情源头要追溯到年4月。当时,鲜言与慧球科技实际控制人顾国平协议购买其持有“慧球科技”6.66%股权,鲜言先期支付4亿元后任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并派出3名董事实际控制公司经营管理权、印章和信息披露密钥。后因顾国平通过资产管理计划持有的股权“爆仓”无法按约过户,鲜言并未实际获得公司控股权,但仍控制董事会。

鲜言入职慧球科技后,奇葩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就连最资深的股民也被惊呆了。

年8月17日,慧球科技的公告在股吧中流出,而没有通过规定的渠道披露,而且上交所也联系不上公司董事长董文亮;由于一直联系不上董文亮,公司也未在限期内完成其本应主动落实的整改要求,年9月9日,上交所颁布对慧球科技股票进行ST处理的通报;

年11月1日,在被上交所通报批评以后,ST慧球决定“搬家”,而搬去的地点则是上交所办公地点楼上,记者于今年1月6日实地走访发现,这处办公地点仍在装修,尚未投入使用;

年11月24日,ST慧球公告,出于对证监会一项决定的不满,起诉证监会。

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年1月6日,网上传出一份1项议案的股东大会通知,由于议案太过奇葩,以至于大家都以为是谁搞的笑话。这些议案包括《关于公司建立健全员工恋爱审批制度》、《关于坚持钓鱼岛主权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议案》、《关于调整双休日至礼拜四礼拜五的议案》、《关于第一大股东每年捐赠上市公司不少于亿元现金的议案》、《关于成立妇女委员会的议案》、《关于申请变更交易所的议案》等。

对于这样的挑衅,证监会怒了。

证监会表示,经查明,在鲜言指使下,慧球科技在“1项议案”信息披露申请未获上交所批准的情况下,将议案的临时公告通过域名为“

1
查看完整版本: 终身后悔曾经的资本大佬如今被强制拿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