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罗山从物理ldquo学霸rdquo
TUhjnbcbe - 2020/11/19 6:14:00
近日,广金美好资产的罗山博士应邀到*埔书院读书会分享,并受聘为*埔书院首席投资顾问。广州日报对他进行了专访,有关采访全文转载如下。

年出生的湖南长沙人罗山是个在百度上检索寥寥的人。有关他的信息关键词仅限于:天体物理学博士,华尔街投行,易方达基金经理,广州一家金融机构的负责人。

实际上,罗山的履历远不止于此。人生前半场,他是天赋极高的学者,是年湖南省理科高考状元,在中国科技大学理论物理系读本科,23岁通过李*道主持的考试赴美攻读博士,31岁从康奈尔大学天体物理博士后毕业;人生后半场,他因缘际会“转轨”华尔街,成为投行精英。进入投资业22年,罗山的一项个人记录是投资零亏损。从前年开始,罗山带领一支“全海归”的研究团队,在广州珠江新城进行量化投资创业。

日前,在广州参加*埔书院读书会的罗山接受了广州日报记者的专访,讲述了他从学界“数星星”到金融界“数钱”的人生感悟和选择留在广州创业的原因。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丹阳图/受访者提供

在炽热与大雨交替的广州,53岁的罗山依旧穿着连袖口都精致的标准“投行精英”灰西服套装和深蓝印花领带。

自我介绍:从“数星星”到“数钱”

一场持续1小时多的读书会分享演讲结束后,休息时,罗山的长袖蓝衬衫前后湿透。这场演讲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罗山简洁明快的思维,让听众仿佛穿越到了大学的物理课堂。

罗山在读书会现场。

听惯了喋喋不休的股评人讲投资的听众,会对罗山的演讲很不习惯,甚至会觉得有点闷。他语气平和、冷静,没有感情渲染,演讲题目有点学术气,叫《投资的基本型原理》,PPT结构上更像一篇论文,按照原理——推论——实践的顺序展开,核心内容有点烧脑,就一个公式:α=S√NDR

在罗山的专业领域量化投资中,通过投资策略构建数学模型,是最基础也最关键的一步。早在罗山初来广州,在易方达担任量化投资部负责人时,他曾在名为《*博、投资、量化投资》的手记中曾透露,“我相信投资是科学,而不是艺术,我们以科学精神和科学手段去发现资本市场运作和股价波动的奥秘,模型就是我们对这一奥秘的解释。”

但是罗山也会照顾非金融的听众,不时露点冷幽默,抖点小包袱。比如,他介绍自己的人生分成两段,一段是一名研究“星际穿越”、引力波、黑洞的天体学物理学博士,浪漫地讲就是“数星星”,另一段则是31岁后进入华尔街做金融衍生品交易员,通俗地讲就是“数钱”。

无论是“数星星”还是“数钱”,在罗山看来,他其实一直做的都是一件事:用科学思维做研究。只不过“数星星”研究的是自然规律,“数钱”研究的是人和市场的规律。

回首30年:通过CUSPEA招考

罗山的人生际遇起于30年前的年。在那之前,他是年的湖南省理科高考状元,19岁进入中国科技大学理论物理系。罗山出生在“父亲做研究,母亲教书”的高知家庭,他从小的理想就是当一名科学家,在本科时,罗山已经在跟中科大天体物理中心的教授做论文,大三就完成了学术论文,提前毕业。

当时,物理系学生只能通过知名物理学家李*道主持的的CUSPEA项目获得出国深造的机会。CUSPEA全称是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从年开始的9年里,共选派了名中国最优秀的物理学学生赴美一流大学攻读物理博士。

这些入选者,如今除了在中美物理学学界,很多人还活跃在苹果、亚马逊等高科技企业,金融和法律等多领域。在国内创业领域,搜狐创始人张朝阳,豆瓣创始人杨勃、曾经的一号店创始人于刚都是CUSPEA入选学者。

年,22岁的罗山参加了CUSPEA倒数第二届考试。CUSPEA具体考什么、是谁面试的,30年后的罗山已经不记得。他只记得自己当时写错了一道价值20分的题目,把答案从上一行写到了下一行。“如果没把答案写错行,我就是那一年的第一名。我太粗心了(笑)。”

在当年赴美留学的“华山一条路”中,成为CUSPEA“状元”无疑是学霸中的学霸。最终,写错答案的罗山在那一年的75名入选者中排名第13,虽然无缘前十名,他还是进入了自己心仪的首选学校: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天体物理专业。

罗山

年,23岁的罗山来到美国,6年后,罗山从德州大学博士毕业,转到美国东部的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后,从事高能天体物理及宇宙论研究,一心想在学界做科研。

广州创业:“基金业”里的行*大厨

年,罗山博士后毕业,当时华尔街金融衍生品流行,需要大量有数学背景的名校毕业生。机缘巧合下,罗山改行,被推荐到纽约的巴克莱银行做衍生品交易员。

“当时我的同学分成两拨,靠近美国西边的进了硅谷,靠近东边的就进华尔街。康奈尔在美国东部,我就近水楼台去了华尔街。”罗山说,进入金融业非常偶然,如果自己在加州,可能现在就从事技术应用。

随后的20多年,随着衍生品交易市场的壮大,罗山也从美国回到了亚洲。年年年底,罗山来到广州珠江新城,担任易方达沪深指数的量化投资负责人。在他任职期间,掌管的资金规模达亿。

前年,51岁的罗山又开始人生第一次创业,带领一支技术、数学、金融、计算机等专业纯“海归”的团队,以广州为办公室,进行FOF(母基金)的投资。“选择广州创业,是因为我的朋友、合伙人等社会关系都在这边。”

在知乎上有一段有关FOF的说明,特别生动。“股票、债券、商品是食材,基金经理是厨师,FOF基金经理就是行*总厨。他不亲自掌勺炒菜,但要确定菜单、组合和上菜次序,选择做某道菜的厨师。”

现在罗山的职责就像是“基金业”的行*总厨。从之前的“千里马”明星基金经理,转变成慧眼识人的“伯乐”。每天的生活就是“从公司到家里,从家里到公司”的两点一线。像所有创业团队一样,罗山说在创业初创期,现在做的最多就是“打杂”,拓展客户。

与一般人理解的金融投资者不同,罗山不看电视、不看电影、不看报纸,也不打游戏,既没有信息依赖症,也没焦虑症。因为他的工作主要研究量化投资模型,不需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罗山从物理ldquo学霸rdquo